歼-10C击落隐身目标画面公布 体系作战显威力!央视专题片展示了福建舰电磁弹射全过程,包括歼-15T触舰复飞的画面以及歼-10击落隐形战机的震撼细节。随着8月1日临近,央视军事频道推出年度重磅专题片《攻坚——矢志强军向一流》预告片。短短几十秒的画面信息量惊人,聚焦我国首艘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的舰机融合测试进展。调度人员精准就位、歼-15T舰载机亮相甲板、弹射按钮特写等关键环节清晰勾勒出福建舰电磁弹射作业的成熟流程。
作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平直甲板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的舰载机适配与系统整合复杂度远超辽宁舰与山东舰。自下水以来,福建舰已高效完成八次海上试验。军事观察界普遍推测其首次弹射舰载机的具体时间可能在今年3至5月间的第七、第八次海试期间。
今年3月下旬,福建舰在渤海海域展开第七次海试,进行了高速机动与大角度转弯测试。卫星捕捉到舰体附近海域出现强烈水柱,这被专业分析视为抗爆炸冲击测试标志。随后的5月,福建舰开启第八次海试。尽管历时仅7天,甲板上却留下了密集的轮胎摩擦印,表明电磁弹射与拦阻回收系统已进入高强度、实战化测试阶段。至此,福建舰已全面验证了动力、机械、雷达、武器及核心的电磁弹射等子系统,各项性能均达预期,正式交付海军指日可待。
除了福建舰的突破性进展外,专题片预告还展示了歼-10战斗机在体系支撑下“击落”隐形战机的模拟对抗画面。这一片段印证了现代空战的本质变革。今年5月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空军驾驶歼-10C创下击落印度3架“阵风”战机的辉煌战绩,其制胜核心在于高效的体系化作战能力。
根据预告片信息推演,歼-10对抗隐形战机的关键流程在于:当敌方隐形战机进入交战空域时,我方预警探测体系已率先发现目标。歼-10通过高速数据链实时接收指挥中枢分发的目标信息,在预警机引导下发射中远程空空导弹。导弹飞行中段及末段继续由预警机或其他平台进行精确制导修正,最终实现对隐形目标的精准猎杀。
这一作战链条的精髓在于通过数据链将分散的探测平台、指挥节点与火力单元深度融合,形成跨域协同的作战网络。非隐形战机由此获得对隐形目标的“先敌发现、先敌打击”能力。歼-10成功模拟击落隐形战机具有超越战术层面的战略意义。它揭示了现代空战胜负已不再是单一装备性能的比拼,而是体系融合能力的终极较量。这也说明了若仅出售隐形战机而不配套完整的作战体系,其实战效能将大幅缩水,尤其在遭遇具备成熟体系化作战能力的对手时。战争的天平终将向拥有更先进作战网络的一方倾斜。
配资官网开户,炒股10倍杠杆,申请股票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